形似轮船,横跨河涌之上。近日,新的乾务大涌水闸经过两年建设,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即将投入运行,将发挥防潮、排涝、御咸蓄淡、灌溉和航运等作用,惠及周边7个村(居)约3万人的安全。
4月21日下午,阳光和煦。在斗门区乾务镇大涌出口处、鸡啼门水道右岸,一座形似轮船的现代化水闸静静矗立,这便是新建设的乾务大涌水闸。
在水闸中控室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排水闸、启闭机平台、通航口等关键区域的监控画面,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据介绍,新水闸配备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可监测水情、雨情,并通过电脑远程操控闸门启闭。
“目前,乾务大涌水闸主体工程已完工,进入自动化调试和试运行阶段,预计4月底正式投入运行。”斗门区城乡防洪设施管理和技术审查中心副主任赵志和表示。
据介绍,项目为原址拆除重建新的乾务大涌水闸。新水闸为中型闸,设计流量为610.5立方米/秒,设计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规划有7个排水孔,其通航孔可满足100吨级船舶通行需求。
项目施工期间挑战重重。“地底存在深层淤泥,地质条件复杂,如同在豆腐块上作业。”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乾务大涌水闸项目负责人张会军表示:“我们创新采用智能云监控辅助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控制等工法,高峰期投入约300人、50台(套)设备,最终在主汛期前顺利落闸,使得水闸可以发挥防洪挡潮作用。”
旧的乾务大涌水闸始建于1976年,是乾务赤坎大联围重要的外江水闸。近50年来,该水闸发挥着保障农业生产、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其保护范围内的大涌片区不仅拥有火龙果种植基地,更是青蟹等特色水产的重要养殖区。
随着时间推移,尽管历经多次修缮加固,但因建成年代久远,该水闸结构损坏严重,防洪能力不足,被鉴定为四类闸。为提升片区防洪排涝能力,斗门区在2023年启动乾务大涌水闸原址拆除重建项目,被列为珠海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和2025年斗门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经过两年攻坚建设,如今新的乾务大涌水闸即将投用。斗门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水闸将发挥防潮、排涝、御咸蓄淡、灌溉和航运等作用,惠及乾东村、乾西村、乾北村、东澳村、狮群村、大海环村和乾南社区等7个村(居),可保护约3万人,为当地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形似轮船的新乾务大涌水闸
上一篇: 军民齐聚斗门清淤攻坚 携手守护珠海水清河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