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5日3时30分左右,珠海市兴业快线(南段)项目石景山隧道施工段1.16公里位置发生透水事故,14名施工人员被困。公司(省水利机动抢险二队)迅速响应上级关于调集力量参与现场救援的指令,紧急组织人员和设备奔赴珠海参与事故抢险救援。
快速响应 精心组织
珠海石景山隧道施工作业面位于吉大水库下方。事故发生后,珠海市现场救援指挥部确定了查找隧道上方透水点并对透水点进行围堰封堵,采取强抽与涵管放水相结合降低水库水位的措施。
7月15日晚20时25分,在接到了省水利厅灾害防御处的紧急调令后,公司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立即启动了应急响应预案,队长陈立明第一时间统筹部署、指挥调度,副队长李晓东一边通过电话与珠海市水务局对接,一边安排队长助理刘纪庆、机电分队长刘文立等组织人员和设备,在短短的半小时,移动式虹吸泵抢险分队共23名抢险人员完成了集结,3辆指挥交通车、2辆25t运输车和2套DN300移动式虹吸抢险泵全部准备就绪。
抢险分队携带携设备,马不停蹄奔连夜奔赴150多公里,于7月16日凌晨0:30赶到了指定抢险现场,立即着手准备降低水库水位工作,为救援创造条件。
连续作战 全力攻坚
7月16日凌晨0:30达到抢险地点后,刘纪庆、刘文立等第一时间与现场负责人对接,一起勘测现场、查阅设计资料、确定虹吸管安装线路,针对现场高水坝、高扬程、场地窄等情况,结合虹吸泵设计参数,最终确定了“二级强排降水”方案,即由地方队伍抢建一个接力蓄水池完成一级强排任务,再由公司负责采用虹吸泵进行二级接力排水。
在地方队伍抢建蓄水池时,公司抢险分队争分夺秒抢时间,立即组织人员开展虹吸泵安装工作。由于溢洪道出水口段设计为1:2.5的陡坡且溢洪道又长又弯,导致搬运虹吸管的工作量极大,加上坡面长满了大片青苔,湿滑的坡面上人员根本无法站立,给现场安装带来了极大困难。
在困难面前,公司抢险全体队员队员包括领队、技术指导和安装人员,不畏艰苦齐动手,指挥、搬运、安装,三条管线同步开展安装,连续奋战8个小时,顺利完成了平段虹吸管的安装。在陡坡段安装出水端管道时,党员周伟东身先士卒,用麻绳一头绑在已安装好的平段管上,一头绑在自己身上,像蛛蛛人一样贴在坡面上进行安装作业,滑倒了就起来,反反复复接着干,持续奋战了10个小时。
最终,经过全体队员近20小时连续奋战,克服了夜间安装、搬运量大、坡面陡峭、底板湿滑等系列困难,于16日19:23顺利完成了三台总长为810米的虹吸抢险泵安装和调试任务。
履职尽责 不负使命
作为广东省水利机动抢险二队,公司认真履行国有企业责任担当,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抢险救援中,主要领导统筹部署、靠前指挥,队员通力合作、持续奋战,安装的3台(其中2台为公司调配)移动式虹吸抢险泵,每小时排水量达到了4000m³,排水效果明显,为降低吉大水库水位,创造救援条件作出了贡献,得到了珠海市水务局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截至7月18日晚上18:00,珠海吉大水库水位从28.23m降到了26.37m,库容从42万m³降到25万m³。
上一篇: 斗门区河道整治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工作获肯定
下一篇:珠海市水资源中心组织召开《珠海市金湾区区域评估试点新能源专区及“标准地”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报告书》专家评审会